這兩天,長江鎮謝樓村國林果蔬農業合作社的種植基地內非常忙碌。工人們正忙著把成熟的蘿卜收割、清洗、打包、裝車……這些蘿卜將被送往南通、南京等地的蔬菜供應鏈公司、大型蔬菜市場,再配送到餐飲店、超市,走上市民餐桌。
記者走進大棚,只見一排排蘿卜擺放整齊,個頭大、渾身雪白,非??蓯?。這里種植的蘿卜品種是水蘿卜,個頭大、水分足。“我們平日里在火鍋店吃的切片蘿卜就是水蘿卜,這種蘿卜煲湯、紅燒、生吃,樣樣皆可。”國林果蔬農業合作社負責人王國林告訴記者,剛從地里挖上來的蘿卜立刻就能被運走,銷量十分可觀。
2019年,已是花甲之年的王國林回到家鄉,創辦了國林果蔬農業合作社,承包了150多畝土地專門種植蘿卜。在初嘗農業種植甜頭后,王國林又擴增了100多畝蔬菜大棚,嘗試種植生菜。令他沒想到的是,每天10多噸的訂單接連不斷,年收益直破百萬元。
除了直接售賣,王國林還對蘿卜進行深加工。走進加工廠,只見工人們正在麻利地刨去蘿卜皮,刨了皮的蘿卜直接就可以切片,蘿卜皮則被做成泡菜,就連蘿卜葉也不浪費,經過腌制后變身為可口的咸菜。“這樣不僅不浪費,而且帶來的經濟價值也更高。”王國林笑著告訴記者。
致富不忘桑梓情。在自己實現致富的同時,遇到有困難或需要幫助的人,王國林就會伸出援助之手,給予力所能及的關愛。他將謝樓村建檔立卡低收入戶、低保戶中有勞動能力的村民招進合作社,讓他們幫忙將成熟的生菜和蘿卜收割、打包、裝車,解決了村里120余人的就業問題,讓他們自食其力,有了收入來源。村民蔡日生就在基地里做一些搬運工作,在拿著土地租金的同時,他每年還能拿到2至3萬元的收入。“這里的工作不苦,每年還能掙這么多錢,我很滿足。”說完,蔡日生便跨上電動三輪車,向著大棚駛去。
自創業以來,王國林一共幫扶過20多個特殊家庭。同時,他關心村級公益事業,籌資修建硬質化道路3公里,為村級主干道安裝路燈30余盞,極大地方便了村民的出行。
“來源社會,回饋社會。”這是王國林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。作為新農人,王國林帶動村民共致富,承擔起了社會責任,給身邊群眾樹立了榜樣,傳遞了正能量。□融媒體記者吳環宇